研究表明,约90%的大肠癌是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,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肠镜检查,很多人在检查时发现有肠道息肉,一般医生会建议择机切掉,或者当时就顺便切掉,以绝后患。
但是,很多人会问:肠息肉要怎么切?需要开刀吗?疼不疼?切掉就不会得肠癌了吗?切除后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一、发现肠息肉怎么办?
肠息肉的常见治疗方法有:内窥镜治疗、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,目前主要是内镜下治疗,一般不需要开刀。药物治疗疗效并不明显。
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确切,是治疗的标准。通常来说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,如果判断其是良性的、且小于2cm,可以在内镜下切除,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>2cm一般先取活检,待诊断明确后做相应处理。
发现息肉,即使是切除了息肉,肠道内环境没改变,有复发的可能,所以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,都应该复查。单发的良性息肉切除后,建议前2-3年每年复查一次,如果不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,之后可以改为5-10年查一次。有条件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当缩短复查。
二、切除肠息肉,会不会很痛?
切除小的息肉,一般不会感到痛。
原因在于我们身体有两套感觉神经支配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。
支配我们人体皮肤的神经对切割、挤压、打击这种外力作用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。
我们的肠道深藏在腹腔内,基本不会遇到切割、挤压这种情况出现,所以胃肠道神经对切割挤压等外力作用没什么感觉;
相反,对牵拉、扩张等外力作用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,比如炎症导致的充血水肿牵拉,肠梗阻导致的肠道扩张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疼痛。
急性阑尾炎、急性胰腺炎、肠梗阻等都会有明显剧烈的疼痛。
所以检查中发现比较小的息肉(小于0.5cm 的)可以顺便切除,并不会感觉到疼痛。
三、为什么有的医院不在做检查时当即切除,还要再预约一次呢?是不是为了多收费?
这涉及到以下几个原因:
1、比较大的息肉,在无麻醉切除过程中也会产生牵拉疼,患者会不自觉地挪动身体,这样会影响肠镜医生对肠镜以及手术刀的把控,这样会增加手术的出血的风险。
评论列表 (0条)